11月全国楼市平均价格环比上涨0.26%
发布时间:2012/12/5 9:02:39 浏览量:-
中国指数研究院日前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1月,全国100个城市新建住宅平均价格为8791元/平方米,环比10月上涨0.26%,这也是自今年6月止跌后连续第6个月出现环比上涨,同时涨幅也比上月扩大了0.09个百分点,而且其中有60个城市上涨。
与新建住宅价格的微幅上涨一起出现的是,一些城市的楼市成交量也出现了明显的上升。以我国两大房地产一线城市来说,11月北京新房成交12988套,环比上涨了32.4%,而同比上涨了94.3%;11月上海商品住宅成交面积为98.15万平方米,环比增加12.02%,同比大涨99.78。
随着楼市量价齐升情景的再现,原来在楼市调控政策压力之下度日艰难的房地产开发商似乎也缓过了气。上市房企披露的业绩显示,以万科、保利、招商地产为代表的龙头房企已率先接近或完成了全年的销售目标。
将这些信息综合在一起,可以得出的一个结论是,我国的楼市,尤其是一些大城市的市场已经温和复苏。在房地产调控政策仍然未见松动的情况下,楼市出现的这种状况似乎与大众的预期并不完全符合,但是,当把楼市的走向与整个宏观经济的表现结合在一起来进行考量,却可以认为这种情况的出现是比较正常的。
房地产市场在我国曾经被各地作为“龙头产业”加以大力扶持,从而导致了房价畸形走高。楼市调控开始以后,房价在去年和今年上半年出现了下降,但与之伴随的是,我国的宏观经济增速也出现了下降。虽然不能倒推过来认为这是楼市调控的结果,但是当楼市受到压抑以后,宏观经济失去了“龙头产业”的拉动而导致相关产业出现低迷,也是一个客观事实。
因此,当今年上半年“稳增长”政策出台后,虽然楼市调控政策没有放松,但对相关产业的政策扶持必然会影响到楼市。它最为直接的效果便是释放了这样一个信号:宏观经济下行会引起政府的重视,从而可能对楼市调控产生倒逼作用,因此房价不会继续下跌。这种判断促使原本持币待购的一部分消费者开始了行动,并且在市场上产生了连锁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