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住率或将成为2013年各地保障房建设新的考核标准
发布时间:2013/1/10 14:27:56 浏览量:-
来自住建部的数据显示,2008年至2012年,全国共开工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超过3000万套,基本建成1700万套以上。然而,在保障房存量增加的同时,保障房核心目标,分配入住的情况却不甚理想,部分城市分配入住率不到30%。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介绍,影响入住率的主要原因,一个是配套设施建设滞后,一些已竣工的保障房无法及时投入使用;另一个是部分城市设置的保障房申请门槛过高,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入住情况。
对此,住建部表示,“加快配套设施建设,做到配套设施与保障房工程同步规划、同期建设、同时交付使用,能尽早投入使用”,成为住建部2013年确定的年度重要任务之一。与此同时,住建部亦要求地级以上城市要把外来务工人员纳入住房保障范围。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公告,截止到去年10月底,全国城镇保障性安居工程基本建成505万套、新开工722万套,已经超额完成全年目标。
“2012年年底,除了要求各地统筹研究2013年保障房建设任务目标,部里就强调各地要主抓分配入住。”在上述人士看来,住建部关注点转变的一大原因,就是高保障房存量下,普遍较低的入住率。
住建部的人士也表示,虽然年底检查,各地开工、竣工情况大都超额完成,但分配入住的情况不甚理想,有的城市不及30%。或正因此,广西2013年首次把分配入住指标在保障房的管理中纳入考核范畴。除此之外,河北、西藏、上海、湖北等地均把入住率列为新的考核范畴内。针对普遍的入住率较低的情况,贾康分析,部分地方保障房项目选址相对偏远,由于道路、管网、环境等基础设施和配套服务相对滞后影响入住。
对此,住建部部长姜伟新在全国住房与城乡会议上要求,各地确保配套进度,将中央补助资金统筹用于去年已开工和今年拟开工的保障性安居工程直接相关的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并坚持做到配套设施建设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交付使用。除了加大配套设施建设,降低保障房申请门槛也是提高入住率一个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