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公布北京2012年住房成交均价降7.6%遭质疑
发布时间:2013/1/15 10:53:12 浏览量:-
对于普通购房者来说,从2012年11月份开始的一轮暖冬行情中,不少新入市楼盘的价格比蓄客时向购房者宣称的价格上涨了1000元—2000元/平方米不等,当然难以感受到房价的下跌。
北京中原地产数据显示,2012年12月北京商品房成交均价为20627元/平方米,这个数字比其统计的2012年1月份的17845元/平方米的均价涨了15%,而对比2011年12月20773元/平方米的均价,去年12月份的价格略有下降。
成交结构拉低均价,日前,北京房地产业协会发布了2012年全年的住房市场情况,据北京市住建委网签数据,2012年全年北京住房成交均价为2.07万元/平方米,比2011年下降7.6%。二手住房成交均价1.87万元/平方米,同比上涨5.1%。
“成交均价下降7.6%”这一统计数据引起了业内外的激烈讨论,原因是很多人并未感受到房价的下跌。而对于统计数据与公众感受的差异,北京房协秘书长陈志则表示,购房者的感觉还与之购买住房的类型和区域有关。五环外的新房成交均价下降了2.1%,五环外的楼盘占了八成以上,因此房价总体来说还是平稳的。
北京房协数据显示,五环外成交量占86.5%,成交均价1.76万元/平方米,同比下降2.1%;140平方米以下户型成交量占80.1%,成交均价1.73万元/平方米,同比下降3.2%。
事实上,多年来,各个机构在年底都会发布全年的统计数据,此次房协统计数据的发布显然先于大多数机构。然而,房地产的相关数据一贯出处繁多,且统计口径并不十分明确,因此得出的结论也并不一致。
就此次北京房协发布数据的统计口径,陈志向记者表示:“北京新建商品住房为扣除保障房后的新建纯商品住宅。”亚豪机构在其近期公布的一份报告中称,2012年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0654元/平方米,同比跌幅为4.8%。不过,此份报告并未明确标明其统计口径。
中国房地产学会副会长陈国强向记者表示:“不同机构数据有出入,是由于统计口径不同,以及不同的统计方法。有的统计并未将保障房剔除,有的则仅是将所有成交金额除以成交面积得出的数据。不过,现在各个机构的统计口径并不十分明确。”房价实际在上涨。不过,如果从北京市2012年1月份成交均价与当年12月份的成交均价对比来看,就不难理解为什么购房者没有感受到房价的下跌。
事实上,从统计数据看,2012年北京楼市的成交均价在1月份处于最低点,随后便开始一路缓慢上涨。6月份,在一些“以价换量”的楼盘率先变身为“涨价先锋”的带动下,一些热销楼盘均价上涨超过两成。而11月份,在让业内人士都始料未及的北京市场年底的暖冬中,一些新入市的楼盘开盘均价虽然比蓄客价格每平方米高出2000元,但仍然基本销售一空。
而今年元旦假期期间,据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北京商品住宅成交均价为21054元/平方米,相比去年同期上涨19.1%。